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大官人
第108章:临海
作者:秋心非心 | 字数:2589 字

  王昌龙被有幸选中带六名紫卫随柳烟江南例巡,他虽然和钦差仪仗同时出发却不同路,而是直接赶往东南沿海一带考察。王昌龙和六名紫卫都是京都人士,从未离过京都,自然也没去过江南。一路江南美景美食美人令他们心仪万分。这一切虽然牵绊着几人的心,他们却不敢稍有懈怠,以最快速度赶往东海沿海最繁华的临海府。


万记在临海府自然设有分店,主要经营海货、海盐。王昌龙先去拜访了临海万记的总掌柜肖文通,万记在此运营三年多,对整个东南沿海的局势比较了解,从肖文通这里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王昌龙一行的最终目的地是镇海府。镇海府海岸线绵长,当地人的生活主要依赖于渔业,人口较少,是东南沿海最贫瘠的地区。但肖文通的说法让王昌龙吃了一惊。肖文通说镇海人可不仅仅是依赖于渔业,更主要是依靠~~海盗!镇海基本就是个海盗窝子。


镇海比较穷,而且经常受台风侵袭,当地渔民根本没法正常生产生活。镇海的海岸线明礁暗礁密布,也不利于渔业。但也正是因为镇海的海情复杂,镇海人的水性和掌船能力极强。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给一些商船领航,后来渐渐起了歹心,竟将请他们领航的商船领入暗礁旋流区,劫持后毁船杀人。这些人后来聚在一起,有几个技高胆大心黑的就成了头目,在东南沿海为非作歹。朝廷派水师清剿,水师也曾被他们引入危险区域,船损人亡损失惨重。如此几次,竟没人敢去镇海海域剿匪。


王昌龙听得发怔,问到:“那镇海府尹岂不是很难做?”


肖文通撇撇嘴说:“外乡人是没人敢做镇海府尹的,以前朝廷派的两任大人都被海盗闯入府衙杀害,再没人敢去。现在的镇海府尹李文东是土生土长的镇海人,本来放任湖州府,后来毛邃自荐请命返回故里。”


“竟然敢诛杀朝廷命官,这海盗胆子太大了!朝廷应该派重兵剿灭海盗,以正国威。”王昌龙义愤填膺地说。


“剿过几次,均以失败告终。镇海是个岛,没有陆路与内地相连,朝廷大概觉得为这么个蛋丸岛地不值得。李文东就任后有一段时间海盗稍微收敛了些,朝廷还嘉奖了一番。然后李文东就一直任镇海府尹,已经~~十二年了。我想应该是和海盗达成了某种协议吧。”因为算是自己人,肖文通说得毫无顾忌。


“那岂非~~”王昌龙想说官匪一家,顾及自己的身份没有说出口。肖文通明白他的想法,替他说出来。“可不就是官匪一家。”


“难怪镇海海盗猖獗,祸害难除啊。”王昌龙叹口气又问到:“那咱的水师后来就再没出海杀匪?”


肖文通笑笑说:“你凭紫卫的身份正式去水师察看一番便明白了。”


王昌龙却摇摇头:“我家大人自会以钦差大人的身份去正式视察,肖掌柜能否帮助我看到一些我家大人视察时看不到的东西。”


王昌龙将自己带的人分为三组扎入东南沿海各府,当然万记给予了极大配合。一个月后,钦差大人浩浩荡荡的仪仗终于在某日下午到达临海。走完那一套排场,见过所有该见的人,应付完所有该履行的程序,柳烟召见王昌龙已经到深夜时分。


看完王昌龙厚达十几页的报告,柳烟问:“你有什么看法?”


王昌龙早已胸有成竹,就等着柳烟发问呢,立刻将埋在自己心中已久的想法倒了出来。“属下觉得这海盗不是不能剿,而是不剿,水师和镇海府就没打算剿匪。东海水师并没有驻扎在镇海,而是在临海。若镇海海域出现海盗,待水师从临海府赶去,哪儿还有影?”


柳烟点点头,又问到:“不过从你报告上看,镇海沿线似乎并不适合驻扎水师?”


“还是有合适的区域,以前水师就驻扎在那里。只是现在~~海盗船经常在那里停靠修整。”王昌龙不服气地说。“还有,都说镇海穷,可是李文东一点都不穷。拒属下所查,李文东在江南最好的苏杭二州置有大片产业,苏州有名的胜园就是他的。”


胜园?柳烟回想了一下,的确在苏州比较有名,听说其规模大小几乎和御花园差不多呢。江南富豪满地,这样的园子有不少。


“那你的意思是官府、军方和海盗勾结为祸坐地分赃了?”柳烟反问。


王昌龙怔了一下,他的确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这结论还是太耸人听闻了些,他没敢直说。


“好了,很晚了,你回去休息吧,做得不错。”柳烟将王昌龙打发走,心里却想,自己临来前察看朝廷历年的报告中,这些年来,镇海府配合东海水师一直是在“不遗余力”地清剿海盗,无奈海盗“船多人众、装备精良、心狠手毒”,而水师“船只陈旧、人员单薄”,在对抗中虽不能占得上风,但也“有效”地控制着海盗的进一步猖獗。


朝廷实在没有能力顾及这遥远东海的“小小海匪”,便随意地表示嘉奖后不再过问,因此李云才有了替他那皇上解决这个小问题的想法。柳烟本来以为花点银子改良水师装备即可,现在看来,不是那么简单了。


王昌龙的报告里指出,东海水师建制后一直倍受冷落,无论装备配置到官兵饷银都比内陆的江南水师要差好几个等级。即使在军队内部,也认为东海水师是可有可无。若不是有这小小海盗时时骚扰,东海水师大概早已撤销。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已自发形成数百年,从大海那边的岛国运输过来的奇怪货物特别受到内陆有钱人的欢迎,万记在东南沿海有一家分号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南正立国尚短,仅是防止北患便有些捉襟见肘,对海上贸易这块肥肉只能白白丢掉,因而也没心力去维护海上贸易的安全。


柳烟突然发现,李云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许多年之后打伏笔。若朝廷解决了北方的问题,自然会转向南方,那么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和西南的西易国就是重点。西易国目前是南正的附属国,一直表现得比较安顺服贴。但李云说过,也许今日之西易便是明日之北胡,如今培训合格的紫卫有三分之一都派往西南区域。现在李云又把视线落在东南。他大概整日里都在皇上那里看那张大地图吧?柳烟想到这里突然心里又有些忿忿之意,李云他是全心全意地替他那皇上打算呢。


叹口气柳烟开始写今日的书信,这些情况等自己也亲眼看过之后,回去再跟他详细说,今日就报个平安算了。等视察完镇海,这一趟荣耀无比的公差就算结束了,顺利的话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回到京都,可以见到他了。差不多两个月了,真想他啊。


柳烟唤了门外侍卫进来吩咐将信送到万记,看了看天色又说:“算了,明早送吧,已经太晚了。”


那侍卫将信揣在怀中禀告说:“大人,临海府张大人派人来服侍大人。”


钦差大人要求视察东海水师,临海府尹张大人亲自陪同到水师驻地。


虽然是钦差,如朕亲临,但军队的管理是另外一个体系,水师对于钦差大人远没有江南各地府衙那般诚惶诚恐。东海水师提督蒋泽远和柳烟见到的其他武官大不相同。他没有一般行伍之人的彪悍之气,个子不高,身材略胖,长着一幅江南人典型的细眉细眼。不过从他上船的灵活程度来看,应该还是有些身手。


蒋泽远带着柳烟参观了水师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