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市诱惑
第124章
作者:范范范 | 字数:3311 字

粉色的线衫需要带点羊绒成分,做出来才有毛绒绒的感觉。

所以定价稍贵,要到八十左右。

黑色的线衫主打干练风,布料成分较为简单,所以定价在六十左右。

白色的蝙蝠衫,用料稍多,所以定价在七十左右。

风衣主打休闲城市风,棉麻布料最合适,但成本太高。

老师傅建议用市面上最新的化纤布料,定价在一百左右。

这是老师傅给的建议,至于成本,张青杨觉得可以,孟茜也就不二话

了。

老师傅的手艺,也只有出了样品,才能知晓。

而这期间,张青杨不仅要学车,还得学习摄影,这模特自然就是孟

茜。

每天,两人忙的焦头烂额,相当充实。

拿到样衣的那天,孟茜每件都喜欢。

二者之间互利双赢,大家都很欢喜。

老师傅几乎三天后就可以出货,张青杨询问老师傅,每件衣服出货多

少件合适。

真是遇到贵人,老师傅也不吝啬指教,说每件货品一百件左右。

一是得保质保量,二是得打出名声。

孟茜听闻后觉得有道理,就先将样衣拿回去,二人开始准备拍照。

二人去建材市场,买了些是用的小家具,又买了些拍摄道具,开始了

孟茜的模特之旅。

为了更好的显示自己的衣服品质,不顾寒风。

孟茜身着风衣,站在公园里面,在自然的阳光照耀下,拍摄了几张。

店铺上新的工作已经准备好,亏得孟茜朋友仗义,也纷纷在朋友圈宣

传,倒是省了不少宣传的费用。

孟茜接受了老师傅的建议,每件衣服出货量均在一百件左右。

因为针织衫,老师傅提议做均码,所以只要挑选好颜色,几乎没有任

何问题。

其次,风衣最注重的是版型,所以衣服的码号必须是按照标准的尺码

来定制。

所以,老师傅建议风衣只做三个码数,S码,M码,L码。

孟茜询问老师傅为何不做XL码,老师傅笑了笑,讲道:“小姑娘,风

衣只适合体型修长的人穿着。”

老师傅倒不是歧视肥胖人群,因为他说的是大实话。

只有瘦白高才能将风衣穿出精髓,胖子似乎是不太好买衣服。

店铺名字孟茜想了许久,几经询问张青杨的建议。

张青杨称既然是卖衣服,当然是得让顾客衬心衬意。

孟茜是文化人,自然是要比张青杨懂得文字方面的事情。

经过孟茜朋友圈的预热,店铺名称:爱不释手也是简单易记。

衣服是一上架,就立即被一抢而空。

甚至还有妹子私信孟茜,是否还会补货。

孟茜思虑再三,依旧是拿不定主意。

晚餐时间,张青杨在厨房忙碌着。

为了庆祝开业大吉,所以今晚他得大显身手。

孟茜喜欢吃火锅,晚上准备的牛腩汤锅做底料。

肥牛,羊肉卷,腐竹,小青菜都是孟茜的最爱,张青杨早就备好。

餐桌上,热气腾腾的汤汁很快就令香味充满屋子。

张青杨一样样的将食材放进锅里,孟茜买了老干妈,弄着酱料。

“青杨,你说我们的店铺需要补货吗?”

孟茜往口中塞了一块肥牛,口齿不清。

加之,老干***辣味很快就萦绕在舌尖,令她的额头上冒出一层细细

的汗珠。

“补货?”

张青杨邹着眉头,往锅中唰羊肉。

“小孟,你的衣服都是花了自己的心血在里面。如果大批量制作,跟

淘宝那些爆款有什么区别。”

听闻张青杨这样说,孟茜咬着筷子,想了想。

“青杨,你这样说也有道理。”

孟茜之前也研究过淘宝销量较好的卖家,但是衣服款式几乎一样,至

于衣服质量。

应该都是从一个工厂调货,成本较低,利润较高。

“既然衣服想保质保量那更不能大批量生产,否则我们不是自咂招牌

嘛!”

张青杨又给孟茜盛了一碗牛肉汤继续说道:“我们卖的是特色不是数

量,希望小老板好好考虑。”

孟茜打了一个饱嗝,用汤润润嗓子,然后说道:“明天发完货后,我

就研究新的款式。”

“成!咱们今晚使劲儿吃,明个儿才有力气干活。”

孟茜用力的点点头,明天将要打一场硬仗。

清晨,六点,孟茜就已经梳洗完毕。

而张青杨比她更早,已经准备好早餐,青菜牛肉面,味道棒量足。

快递,他们选择了一家老牌快递。

老板建议他们两件包邮,因为商家正常是这样。

偏远地区自然是要加点钱,不过既然是长期合作,价钱自然是放低

了。

这些事情都是张青杨一手安排,两人很快就上手。

张青杨负责包装,孟茜负责写快递单子。

二人通力合作,但是订单似乎有些多,将近三百单。

很多妹子都买了两三件,孟茜还贴心的准备了小礼物,只需要0.01

就可以换购一套发饰。

主要是粉色与蓝色,颜色随机。

由此可见,孟茜是真心想将爱不释手这家店铺做好。

“小孟,我们买台打印机吧!虽然价格略贵,但是方便我出快递单

子。”

张青杨看见孟茜的埋头苦干,不由得有些心疼。

“我怎么没有想到,青杨,你真聪明。”

孟茜发自肺腑的称赞张青杨,张青杨到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不是

孟茜提出开网店,他一年的工资都比不上这两天的高。

孟茜保守估计,这批货卖完之后,抛去成本以及人工费用,他们可以

纯赚两万元左右。

隔天,快递小哥来拿货件的时候开玩笑道:“张老板,生意不错啊,

什么时候带着兄弟我一起发财。”

张青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眼神落在孟茜的身上。快递小哥一瞧:

“张老板夫妻二人感情可真是好啊”,恰好此时孟茜走了过来,快递小哥

那句话一字不落的入了她的耳,张青杨有些尴尬,想解释,无奈……

孟茜却笑着说道:“快递小哥,您合作的商家那么多,不差我们这一

笔吧!”

待到发完全部的货物后,已经是第三天,期间有些宁静,青山市的顾

客已经收到了衣服,纷纷给出好评,有的妹子还特地拍了几张全身的照片

发到朋友圈,然后截图给孟茜。

孟茜紧挨着张青杨,将这些照片都翻阅给他看,张青杨还在为快递小

哥误会他两是夫妻关系的事情而懊恼着。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向孟茜郑重其

事的道了歉。孟茜反而不以为然,说道:“青杨,你太紧张了。”

张青杨不明白孟茜的意思,想追问的时候,孟茜已经上了楼,留他一

个人坐在工作室内。

因为经过第一次的操练,二人已经熟悉网店的流程。

张青杨学习驾驶的时候,还有找寻打印机。

因为青山市虽然物价便宜,但是一涉及到电子产品,各个厂家还是想

从中赚取一笔。

因此,货比三家的重任就落在了张青杨的肩上。

孟茜以前作为记者,也是动用自己人脉关系,找寻打印机。

但几乎给予的回答都是不可能太便宜,因为打印机只有学校,公司这

些办公场所常用。

一般家庭根本用不到,至于网店,也只有火爆的店铺才会舍得掏钱。

最终,还是张青杨提议在网上买个打印机。

反正现在一般网店都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不好就退了。

孟茜赞同,她心里对张青杨的好感又进了一步。

张青杨不负众望,驾驶很快就学上了。

而孟茜又在研究新款,现在天气温差大,很多地区都已经穿上了T

恤。

她没有好的思路,也买了许多服装书籍整天坐在工作室,苦思冥想。

张青杨觉得孟茜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出门,担心的敲了敲工作室的门。

只听见孟茜无精打采的说道:“进来!”

一瞧,孟茜顶着一双熊猫眼,两眼呆滞。

吓得张青杨赶紧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小孟,你没事吧!”

孟茜叹了一口气:“我遇到了瓶颈。”

张青杨的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我还以为出了啥事了。”

不就是创作遇到了瓶颈,这有什么关系,只要人没傻就成。

桌子上都是草稿纸,地上还有学多废弃的纸团。

张青杨一遍收拾,一边安慰道:“反正这天气还不算暖和,咱们卖的

毛衣和风衣还能撑一段时间。”

孟茜起初是不着急,但是几家火爆的店铺夏装都已经上新了。

期间,还有不少妹子问何时能上新款,说明她的审美还是得到大众认

可的。

“人家店铺都有新款了,咱们总不能吃老本吧!”

孟茜说的不无道理,但在张青杨的眼里,孟茜的心还是太急。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觉得咱们还是得保质保量,宁可不出新,一

出就得令人满意。”

张青杨话糙理不糙,孟茜也觉得有理。

“小老板,咱们出去散散步,透透气,活跃一下脑子,说不定灵感就

有了。”

孟茜同意,不过在出门之前,她得先化化妆,不然顶着熊猫眼出门,

太不美观。

其实,张青杨说的散步就是去菜场。

以前,孟茜可是家中请保姆。

离婚后,她的晚餐几乎都是在外解决,偶尔叫外卖。

但自从来了青山市,厨房都是由张青杨霸占着。

张青杨在她生活中已经占了极重的分量。

“老板,这鱼怎么卖!”

“三块钱一斤!”

“哦!”

孟茜第一次来菜市场,里面很是热闹。

小摊小贩,人声鼎沸。

眼前的铝制小方盒子中,不少肥硕的鱼。

还有几条不安分,居然跳跃了,迸溅了她一身的水。

吓得她花容失色,张青杨瞧见,赶紧问到:“没事吧!”

孟茜摇摇头,就是有些鱼腥味而已。

“今天我们喝鱼汤,给你补补脑子。”

补脑子?

张青杨这是说她没脑子嘛!

孟茜总觉得哪儿怪怪的,但张青杨已经转战下一个战场。

今天收获颇为丰富,正好赶上人家杀猪,张青杨赶紧买了筒子骨,准

备熬汤。

孟茜是一窍不通,买菜她是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