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中午,我等了又等,谢逸却一直没有出现,他从来不会这样爽约,差了身边太监到谢逸那边问了问,才知道原来是扶桑那边派来了使臣,谢逸现在正跟着大臣商量迎接那边使臣的宴会。
我在宫中也无事,拿着那本游记继续看,等着谢逸。
青鸟看我没有传午膳的念头,便劝道:“娘娘早膳吃的早,陛下还在殿中不知何时才能处理完事情,要是陛下知道娘娘为了等着陛下而饿坏了身体也定会伤心的。”
我其实也并未觉得饥饿难耐,正当我准备回绝青鸟时谢逸就来了。
踏进我的殿中,火急火燎的,额上还有些汗珠,我伸手拿了手帕擦了擦,说到:“陛下怎得这么着急。”
谢逸看我伸手还要踮脚,特地把头低了下来,“我怕我的傻皇后为了等我把自己饿坏了。”
我轻笑着,“陛下也想的有些多了,我只是不太饿。”
青鸟下去传了膳, 我和谢逸坐在一起,他还一直在往我的碗里夹着菜,想到扶桑那边,我开口问道:“扶桑那边使臣过来,带了多少人,要不要我去安排一下?”
谢逸回答道:“不用,有人会安排,你只要陪我出席就可以了。”
谢逸总是这样,会把他能顾到的事全都安排好,只因为他知道我是不爱动,不爱管事的,我总觉得自己这样是不负责任,担不起皇后,但却也拧不过他。
扶桑使臣很快就到了京城,开始几日并未进宫,说是在驿站休养生息,只是他们风光游玩京城的消息都传到了宫里,还听说这次随行的人中还有一位倾国倾城的扶桑公主。扶桑女子不似中原女子含蓄,而是大方,奔放。这位扶桑公主也是如此,听说刚到京城便穿着衣裙在京城大街跳舞,说是为了传播他们那边的舞蹈。
这几日我总是心神不宁,扶桑带公主来所谓何意,陛下登记没有几年也并没有子嗣,要存着和亲的念头,那对象只有谢逸一人,虽知道谢逸对我一心一意被情势所迫娶别人也并不会变心,但天下女子没有人愿意和别人分享爱人。
作为皇后得识大体,我永远阻止不了。
迎接扶桑的宴会很快到了,我穿着皇后华美的宴会衣裙被谢逸拉着,坐在龙椅之上,这是谢逸等待习惯,也并未有人说过不妥。
扶桑人从外进殿,他们穿着服饰与我们也很是相似,只是有些细微不同,同样是上下一体,腰中系带,只是看样子皆为麻制,并未有蚕丝。
一行人中好像并未见到那位扶桑公主。
谢逸头带着冕冠,对着下面鞠躬的扶桑人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使臣一路辛苦。”清冷贵气,不卑不亢,与平时和我调笑时截然不同,从嫁给他我就知道他会是个好皇帝。
扶桑使团中站出一人,道:“我国天皇仰慕中原已久特派遣我等前来学习,同时天皇陛下还给贵国陛下带来了礼物。”
我手放在龙椅的扶手上一紧。
他继续说到,“听闻陛下从小骁勇善骑射,特地带来了汗血宝马一匹,在扶桑都能听闻当今陛下与皇后娘娘琴瑟和鸣,特给娘娘带来金珠玉器十箱,扶桑盛产夜明珠,我们也带来了全扶桑最大最亮的两颗夜明珠......”
金银宝器,扶桑这次带这么多东西,究竟想要干什么?
他们好像还没完:“陛下,我们天皇还给您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还请您看好。”
说完,就从殿外进来了十几个女子,还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皆穿着奇异的衣服,衣服是由金丝穿着贝壳而成,只能蔽体,同时这些女子的胳膊与腿全暴露在外。
十几个女子围在一起,开始弹唱,是扶桑国的语言,虽听不懂何意,但却能感受到韵律,到韵律高潮处,十几位女子突然散开,中间竟还有一位女子,女子长发简单的散落,身形修长,待她转过身来,面如玉盘,眼如桃花,红唇笑意,万种风情。
这就是那位扶桑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