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田经商 > 江南月
第四百五十七章 辞官回家
作者:郑毅 | 字数:50 字

“当时父亲快要过世了,咱们家中除了我以外,只有一群孤儿寡母。父亲,怕我们保不住那封故人的信,于是又在信上写了遗书,以掩人耳目。”


“既然哥哥你也不知道那封信中写的是什么内容,那哥哥你今日进宫,为何会将那封信给带在身上呢?”苏云川提出了自己困惑所在。


苏图南揉了揉苏云川的脑袋,然后说道:“今日你两次被请进宫,我就猜到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的,加上你提到了那块石头,而父亲死前告诉我说,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无法无法解谜的问题就可以出这封遗书来看看。我就想着带上总归没有错的。”


石头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皇帝也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对于肯将石头大胆的奉献给自己的苏云川,皇帝是十分的赞赏。


在加之苏图南之后还将石头的秘密也一并帮自己解开了,皇帝对苏家越发的照抚了起来,就连柳家如今也不可同往日而语了。


柳家如今一跃成了朝廷的新贵。


皇上如今十分的重咏柳询,原本柳询的能力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之前皇帝对柳家并不是那么的信任,所以之前并未太多重用他。


朝廷中的官员们早就习惯了见风使舵,原本那些总想着暗地里给柳询使绊子的人,如今也都灰溜溜的跟在柳询的身后,不断的阿谀奉承。


柳询只得在心里冷笑,真是人情冷暖让人唏嘘万分呀。


如今柳询的权利也比之前大了许多,不再是之前那个没有任何决断权的小官了。


甚至于在皇上的特意照顾下,他还被上司特意擢升了礼部侍郎的职位。


原本流行想拒绝这种不公平的晋升的,但是看着原本的吏部侍郎们都是坐在那个位置上尸位素餐,从不为老百姓做事情,所以他便决定接手了这个位置,想要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


可当自己真的走马上任了之后,才发现想完成自己的目标,竟是那么的困难。


虽然说他有自己的雄心抱负,但是每一项工作都要许多部门的人的配合,那些人表面上都十分的奉承他,但是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了便会毫不留情的冷下脸来。


而且吏部判案从来都没有公平可言.他们的公平只针对于同阶级的权贵,或者是同阶级的老百姓。


若是两个身份高低有天壤之别的人一起来报案的话,那么行,不就会毫不犹豫的判那个身份低微的人的罪。


官员们从来都不会去考虑那些身份低微的人会因为他们的行为而造成怎样的后果,他们只关心于今日下衙之后自己能不能去常去的那家花船喝酒?关心着哪家妓院又来了新的美人。


这一日柳询接到一个案子,说是一个老百姓他家的女儿被京中权贵之子,凌辱致死。


柳询当即去调查取证,发现确如此言,于是赶紧将此事报告给了上级,但吏部尚书却浑然不在意的说道:“这种事情一天在京城要发生多少起,有必要特意来告知我吗?”


柳询听到这话满眼的不可置信:“大人既然知道每天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难道咱们不管管吗?”


“不管如何?你管得了吗?虽然说你是皇上眼中的新贵,可是那些人却是已经盘根错节了几代的世家,若是强行去螳臂当车的话,只怕最终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噢。”吏部尚书一边整理着自己的东西准备下衙了一边说到。


“那我便要去告御状!”柳询说得毫不犹豫。


“告御状?历部尚书的声音不由得更加的冷了。”


“无知小儿,你可知一件事情上报过去会引起多大的火花吗?忘了上次你越过我直接去禀报前朝余孽的事情了吗?做事之前不先思考能否周全,而是横冲直撞,你以为这就是对的吗?”


“难道做每样事情都要先计较自己的得失吗?大人,我们是官,官就是为了民伸冤的!”柳询执意道。


“行吧,告御状需要两人以上的官员佐证才行,你只要能找到人你就自己去吧。”历部尚书漠然的说道。


柳询也无意与他多言,直接走出了衙门。


可当他真的一家一家的去敲那些奉承他的通辽的家门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那样的难。


奔走了三天,柳询没有找到一个肯和他一起去面圣的人。


难道如今世道就是如此吗?官场,究竟何为官场?


官场不清,他一人清又有何用呢?


思来想去,柳询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第二日的早朝上,柳询将自己请辞的奏章交给了皇帝。


看到信件的内容,皇帝微微的挑眉,如今柳询这少年前途正好,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真是令人意外。


不过既然他辞职信都交上来了,那么一定是决心要走了,皇帝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而是稍微挽留了两句就同意了他的辞官请求。


当这个消息传到后宫的时候,安乐公主兴奋得直接从贵妃塌上跳了起来,如今柳询不做官了,那么是不是说明他可以做自己的驸马了呢?


安乐直接出宫去找了苏云川与之讨论柳询究竟为何做下这个决定。


但是苏云川也不得而知。柳询做这个决定之前没有跟任何人进行商量过,苏云川都是在他褪下那套官服穿着一身常服回府的时候才知道的。


想不清楚,安乐索性就不去想它是为何辞官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安乐只要一有空就来找柳询。呆在他的身边似乎自己心都安定了许多。


而柳询在家里待了两三天之后,终于想到自己要去干什么了。


既然如今的朝堂不清,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么自己就尽力的去改变以后的朝堂!让以后的官员都成为一心为民的官员。


柳行决定去书院当夫子,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先生。这样才能从根部来解决朝堂如今的问题,来拯救官员腐朽的心思,只要等到他培养的学生们进入了朝堂,那势必会还朝廷一个清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