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怕有人做贼心虚,刻意将祸水东引,到那时,怕是来不及了。”
秦亦淮嗓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
叶枝南愣在原地,捏着自己的衣襟,突然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
“我知道了。”
两人再次沉默,眼见着秦亦淮要走,她赶紧翻出棉花垫子,小心地递了出去。
“多谢你的垫子,我已经洗干净了,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秦亦淮应了一声,攥着垫子的手微微收紧,转身大步离开。
昏暗的房间内,油灯闪烁着光亮,晃来晃去的,恰如秦亦淮的心。
他坐在椅子上,偏过头看着那个棉花垫子,眸色晦暗不明。
也不知道叶枝南用什么东西,垫子上沾满了熟悉的味道。
只要闻到,就会让他想起那抹身影。
秦亦淮叹了口气,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掀开被子,烦躁地合上了眼睛。
那味道挥之不去,一直相伴到梦乡。
……
天蒙蒙亮,叶枝南就被叶迎风的大嗓门给吵醒了。
她昨夜睡得晚,一直都在盘算做生意的事,突然被吵醒,难免有些不爽。
“发生什么事了?大早上的,让人睡个好觉吧。”
她揉着惺忪的睡眼,才发现父亲母亲也坐在院子里,神色有些沉重。
“还不是魏家,大家伙都说他家多领了份例,眼下正要去官府闹呢,就是不知道,咱们去不去?”
家中毕竟还是叶慎言做主,更何况这种事要是没有父亲拍板,他们兄妹二人可不敢擅自做决定。
叶慎言拄着膝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摇摇头。
“只要不少发给我们,别人拿多少,同我们没有干系。”
叶迎风认可父亲的看法,昨天就有不少人过来找他,看中他武力高强,想要让他帮忙。
他深知官差的为人,也明白官官相护的道理。
在这个地方,官差才是老大,他们想护着谁,那便是说破了大天也没用。
如此贸然过去找说法,无非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便都回绝了。
“与其跟着和稀泥,不如隔岸观火。”
一家人达成一致,纷纷回去各忙各的。
没过多久,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这件事必须得给我们个说法,大家做的都是相同的活,谁也不比谁差,你凭什么给他们多发钱?”
“我们还看见她家闺女总是提着鸡蛋回家,若不是你们给的,难不成是去偷的?”
几个大老爷们将官差住的院子围的水泄不通,手里扛着农具,个个都是气势汹汹的。
可他们却想不明白,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怎么能够敌得过真刀真枪?
“魏十七怕是真的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我还听说她总是不上工,也不知道干嘛去了。”
叶枝南冷冷瞥了自家大哥一眼,阴恻恻的开口。
“小心我去告诉父亲,就说你在背后乱嚼别人家的舌根子,看他要不要打你。”
她吐了吐舌头,得意地昂起头,像只骄傲的公鸡。
叶迎风哈了口气,准确无误的击中叶枝南的痒痒肉。
“好啊,你现在胆子大了,还敢去告我的状了?”
兄妹二人闹作一团,笑声甚至盖过了对面的争吵声。
叶枝南回到院子,看见韩香梅手里拿着针线,低着头缝缝补补。
她凑上去,才发现韩香梅正在绣花。
成双成对的鸳鸯在红布上栩栩如生,摆明了不是给家里用的。
“您这是做什么呢,难不成要开始替我的大哥张罗婚事了?”
她打趣般的开口,可是心里却总觉得不对劲。
韩香梅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将绣花针放在自己的头发上抹了几下,继续低头做自己的活。
“我在上工的时候跟她们闲聊,说是可以拿自己的手艺活出去卖,我也不会别的,就会绣绣花。”
叶枝南看着缝制出来的绣品,心中难免苦涩。
从前她母亲的绣品在京城中千金难求,只有相熟的人上门亲自来请,韩香梅才会勉为其难的帮着绣点东西。
多半是大喜的婚服,或者是给孩子做的衣裳。
除此之外,她全都回绝。
曾经被视若珍宝的东西,如今竟然要被拿到集市上去贱卖,就是为了要活下去。
叶枝南觉得心里钝钝的疼,她坐到韩香梅身边,帮她揉了揉腰。
“您身子骨不好,就别做这些劳累的活了,等回头我去集市上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商机。”
她注意到,韩香梅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角也多了皱纹。
果然岁月催人老,苦日子更是折磨人。
“你会什么?难不成出去坐诊给人家看病?”
韩香梅摸着叶枝南的头,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就算是你有这个能耐,我也不想让你出去受苦,你还小,苦日子就由我和你爹爹扛。”
叶枝南的眼圈红了,她闷闷的应了声,快步走回自己的房间。
泪水落在枕头上,打湿了大片。
“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过到头呀?”
叶枝南出去干活的时候,碰到了张嫂子。
看着她灰头土脸的样子,就知道早上的时候多半没成。
“人家可真是格格不入,遇到事的时候,把自己择的怪干净的,远亲不如近邻,现在不和我们报团,以后有你们的苦日子。”
张嫂或许是有怨气没地发泄,路过叶枝南的身边,低声咒骂了几句。
叶枝南咽不下这口气,转过身,直接接过了话茬。
“话虽如此,可是我们也不能飞蛾扑火,明知道做不成的事,还一味强求,那便是糊涂。”
“你们大张旗鼓的去闹,闹出什么结果了,是多给了你们一枚钱,还是让魏家从此过得不如意?”
面对一声声质问,张嫂子脸色通红,尴尬的不知所措。
“也不是我自己这么说,大家都说你们家是墙头草,和我们不和!”
叶枝南冷笑一声,这些人没脑子,还偏偏要怪别人明事理。
这天底下,怕是没什么道理可言了。
“我们家同你们不和,起码没挨板子,日子照样过的顺心。”
第11章 聚众闹事
作者:歌颂者 | 字数:200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