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召见琳琅
作者:小鱼爱贴饼 | 字数:2060 字
  天还未亮,看守倨乐宫的御前侍卫便把狗洞牢牢地堵上了。
  太后正在琳琅的服侍下洗漱更衣,这时,有人故意传来口风,说昨晚被常总管带走的一百二十八个宫人,已经全被内刑司的人打死。
  太后险些喷出一口老血。
  虽说是宫女太监,身份低微,但好歹也是倨乐宫的人,就这么让内刑司那帮奴才打杀了,这分明是要下了她这位太后的脸面。
  太后要去找内刑司的管事算账,被琳琅拦下了:“太后娘娘冷静,既然内刑司的人敢下了狠手,想来也是陛下的意思,再者,如今这消息传来,也着实蹊跷。”
  琳琅的话果然管用,太后略作思索后,便冷静地坐回坐榻,直拉着琳琅的手:“还好,还有你在哀家身边,昨日,得亏你跟着哀家去了御花园。”
  昨天跟着太后去御花园的,除了琳琅,还有另外三个宫女和三个太监,这几个人也是幸免于难的,他们也都暗自庆幸了许久。
  琳琅半跪着道:“太后娘娘,只要奴婢活着,就会一直陪在您身边。”
  “哀家身边,也就你最可心了。”太后拍着琳琅的手,眸色坚定,“放心,只要有哀家在,定不会让你香消玉损。”
  琳琅微笑:“奴婢多谢太后娘娘护佑。”
  话音落地,常年便又带人来了:“太后娘娘。”
  琳琅站在一边,太后则是没好气地问道:“常总管来此,又是所为何事?难不成,也要把哀家一并拉到内刑司打死了?”
  常年弓着身子恭敬道:“太后娘娘言重了,奴婢不敢。”
  “不敢?”太后还未从那些个宫人被打死的事回过神,自然也没给常年好脸色,“有皇帝在背后撑腰,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常年不想跟她继续拉扯,开门见山道:“太后娘娘,今日奴婢前来,实则是奉了陛下口谕,传琳琅姑娘去御书房说话的。”
  琳琅眼波微敛,太后凤眸渐深:“现在皇帝杀人都不需要理由了吗?”
  “太后娘娘,陛下只是传琳琅姑娘去问话,别无他意。”常年解释完,吩咐随从,“还不把琳琅姑娘带走?!”
  随即,未等太后反应,常年等人便把琳琅架走了。
  太后想去追,被御前侍卫拦住。
  不一会儿,琳琅便被推到了周帝面前:“奴婢琳琅,参见陛下。”
  周帝脸色并不是太好看,他凝视了琳琅许久,才挥手示意御书房的人都出去。
  姚知欢临出去时,担忧地望了琳琅好几眼。
  房门关闭,安静到只有两个人的呼吸声,周帝不发话,琳琅也只规矩地跪伏。
  “抬起头来!” 周帝放下手中的奏折
  琳琅慢慢地抬起头,周帝眉头微敛,深深凝视了她一会儿,便沉声道:“相貌倒是如花似玉,只是不知,往后的命运该往何处。”
  琳琅低下头:“命运自有天意,奴婢不会强求。”
  “倒是个懂事的。”周帝轻叹,忽然转了话题,“昨天的事,你知道多少?”
  琳琅深深地磕了个头:“回陛下,奴婢不知,奴婢平日里时常陪在太后娘娘身边,不敢妄自揣测其他,更不敢多嘴多舌。”
  “你能这么想甚好。”周帝敛眉道,“回去以后,要寸步不离地照顾太后,不可轻举妄动,否则,朕也不能保证你是否还能安稳地活着。明白了?!”
  “奴婢多谢陛下提点。”
  此时,琳琅心底忽然琢磨过味来,陛下怕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回到倨乐宫后,琳琅见太后依旧坐在内殿,连忙快走两步跪地请安。
  “太后娘娘,奴婢回来了。”说着,还装出一副受了惊吓的样子。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快起来。”太后拉着琳琅的手,“皇帝可为难你了?”
  琳琅摇摇头:“陛下训诫了几句,便放奴婢回来了,可是陛下的脸色好难看,又那么一刻,奴婢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太后娘娘您了。”
  当然,琳琅这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也是装出来的。
  陛下脸色不好是真,语气不好也是真,但说的每句话都饱含提点之意,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也暂时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太后又客套了几句,便不由得再次担忧起那老头的事,他如今在内牢关着,如果胡言乱语供出宁王的身世,岂非要引来灾祸?
  不行,必须得想办法,让那老头再也说不了话,写不了字!
  姚知欢拎着竹篮出宫了。
  昨天因为抓疯子的事,所有该出宫采买的宫人都未能出去,故今日全部补上。
  姚知欢怀揣着半本账册,准备按照与王旸约定好的,去燕子楼会面,一来是验证半本账册的真伪,二来是,听听王旸接下来有什么说辞。
  今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又赶上集市,京城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贩或是店铺的伙计都在热情地招揽着客人。
  姚知欢一路穿行,往燕子楼的方向而去,距约定时间还剩下半个时辰。
  偏在此时,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慕容向林的随从小安子正默默地盯着她,随即,便让侍卫舒禾先跟上,自己则是挤过人群,来到一辆马车前驻足。
  慕容向林掀开车帘子:“如何?”
  “王爷,小的盯得牢牢的,姚知欢像是跟谁有约定似的,往城南的方向去了。”
  不一会儿,舒禾便传来消息,说户部郎中王旸和姚知欢先后进了燕子楼。
  慕容向林撂下车帘子:“去燕子楼!”
  平王府的马车离开没一会儿,慕容云谨便带着管家万泽从巷角出来。
  慕容云谨眉目深沉:“毛毛躁躁的性子,要如何做好一个猎手呢?”
  这时,从宫里传来消息,说太后娘娘那边陷入了困境。
  慕容云谨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眉头更紧,决定先去趟护国公府。
  护国公名唤胡敬塘,年逾花甲,是太后胡氏亲弟,与宁王联手把控朝堂。
  慕容云谨此时找上胡敬塘,便是为了商量对策,助太后脱困。毕竟他是太后亲弟弟,见姐姐出了事,自是不会坐视不管。
  胡敬塘在宫里安插了一些人手,必要时,也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