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何处明月
第1章 萍水相逢 同在他乡
作者:卡里洛儿 | 字数:3819 字

清晨,刚下过雨,小山坡上露出一双黑乎乎的小手,用力地攀住斜坡上的一棵歪脖子柳树,慢慢地,探出了一颗脏兮兮的脑袋。依稀看出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脸上白一块黑一块,一双大眼睛闪着惊惶不定的神色,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只见她低着头,咬着牙,一步步地翻过了这个山头。

早春的清晨,山间还是有些薄雾,山风刺骨。小姑娘打了个寒战,哆嗦地扯了下破旧的裙衽,加快脚步开始向山下走。突然间,山间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一阵模模糊糊的清笑声。小姑娘立刻变了神色,怆促地在一棵小矮树旁蹲下来。透过树枝间隙,隐约看出是一男一女打着两匹马飞奔而来。两个人似乎在谈着什么,一路抛下银铃般的笑声。小姑娘轻轻舒了口气,轻瞥一眼,看出那两人骑的都是名贵的蒙古马种,不觉又连着多看了两人几眼。

顷刻之间,那两人也已经打马走近,赶到了小姑娘前面的一条山涧边,缓缓放慢了马速,两人翻身下马,似乎想在山涧处稍作休息。小姑娘微微皱了下眉,细细打量两人。只见这两人年纪轻轻,衣衫高贵,绸锻上似乎着的是苏州织造府的刺绣,却又骑着蒙古的汗血宝马,英姿飒爽,却又风尘仆仆。小姑娘不由得略略吃惊,心中转过数十个念头。正当她下定决心,立起身子,向他们走去时,忽然脖子后面一紧,感觉有个东西抵住了她的肩颈穴,同时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说道,“别动,跟我回去。”她的心整个地往下沉去,她听过这个声音,这五天来,她紧赶慢赶就是为了挣脱这个魔鬼似的声音,可惜,最后还是功亏一匮。身后的那个人此刻也注意到了山涧边的两人,略有些迟疑,呼吸声开始变得有些粗重,似乎对这两人有些忌惮。小姑娘脸上的神色变了好几种,她已经看出这两人是她最后的希望。从两人刚刚翻身下马的姿势和马鞍侧边挂着的剑上,她看出这两人应该是练过武的。身后的那人感觉到了她的异动,低声在她耳边道,“不要耍花样,慢慢跟我走。否则我在这里就要了你的命。”说罢,刀锋略微向前送了一些,小姑娘立刻感觉头颈处刺痛了一下,有液体慢慢地流下来。

是血,顺着她的肩,手臂,流下来,落在地上的枯叶上。小姑娘的嘴角有一丝冷笑,她的眉又开始皱起来。身后那个声音继续低声道,“慢慢向后退。”小姑娘面无表情,缓缓向后退了几步。不远处,那一男一女牵着马,还在笑着交谈,不时有几个字钻进她的耳朵,“……公子爷,……应天府……”身后那人也略感不安,命令道,“快走。”小姑娘目不转睛地望着涧边的两个人,慢慢又后退了一步,身后那人便把刀锋略微向后移了一寸。就在那时,小姑娘突然侧身向下一蹲,抱头向山下“咕噜咕噜”滚去。身后那人显然没有料到她有这样一着,吃了一惊,急忙翻身跃下。小姑娘顿时扯开嗓子,大声呼道,“救命救命,抢劫!”那人此时早已赶到了她的身侧,只见他黑衣劲服,半个面蒙着黑布,目露凶光,用刀尖指住她道,“你既然一心求死,休怪我无情。”说罢,刀锋向前一递,朝她胸前刺下。小姑娘哀叹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

半晌,没见任何动静,小姑娘迟疑地睁开眼睛,却见面前有一白衣男子,正双手相合,夹住了黑衣人的刀锋。正是山涧边牵马的那个青年男子。这时间,那蒙面男子又惊又怒,低声吼道,“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马上闪开。”身边传来一阵银铃似的笑声,一个黄衣女子手持马鞭,指住蒙面男子笑道,“你这个盗贼,今天遇到我二哥,真是自寻死路,这天下,还有我二哥不敢管的闲事?”边说边走到白衣男子身边,看了一眼小姑娘,说道,“二哥,你先带她到一边,小蝶今日手痒,待我拿他练练手。”那白衣男子微微一笑,道,“小蝶,速战速决,小心不要让这厮脏了你的马鞭。”说罢,双手一抬,逼得那蒙面男子收不住腿,连连后退了几步。一刹那间,他伸手拉起地上的小姑娘,转眼间,已在几丈开外。那蒙面男子眼见这两人言语中根本不将自己放在眼中,身手却又不凡,不禁连连叫苦,回头望望,却不见己方有同盟赶来,心中早已有些怯场。

正在那时,眼前一闪,小蝶的马鞭已当头劈下。蒙面男子赶紧跳开,不想小蝶那马鞭却可随意收缩,如毒蛇一般,朝他右脸打来,“啪”得一声,打在他的脸上,蒙面男子大叫一声,顿时整个右脸鲜血淋淋,原来那马鞭上竟有倒刺,差一点将他的脸也撕将下来。小蝶哈哈大笑,道,“光天化日,欺负一个小姑娘,真不要脸,我就替你把脸皮撕下来好了。”那蒙面男子吃了暗亏,不敢轻敌,舞开了那把大刀,将自己护得滴水不漏。小蝶一时之间,竟也奈何他不得。白衣男子想不到一个荒野盗贼居然有这般功夫,不禁咦了一声,微微皱起了眉。那边小蝶久攻不下,已有些着急,故意卖了个破绽,引蒙面男子来追。那男子却趁势跳出圈外,并不追赶,看了俩人一眼,说道,“今日之事,他日必卷土重来,后会有期。”说完,几个跳跃,人已退去很远。

小蝶顿一顿脚,正要追上去,听得白衣男子道,“不要追了。”小蝶满脸疑惑,却见白衣男子看了小姑娘一眼,说道,“那不是普通的盗贼,听他意思,竟要找了帮手再来。”小姑娘此时已一拐一拐地从地上站起,显然刚刚从山坡滚下来时已弄伤了双腿,原先已经脏兮兮的裙裾上又添了血迹般般。她向着两人深深施了一礼,说道,“不错,那是官府的人。小女子楚翘,今日得两位侠士相救,不胜感激。他日若有缘再聚,定报今日救命之恩。再见。”说罢,一瘸一拐地走开去。

那白衣男子见她如此心高气傲,又言语不俗,不禁又是一呆。小蝶早已按捺不住,跃上前去,拦住楚翘道,“楚姑娘,且慢,你现在受了伤,孤身一人,要去哪里?”楚翘停住脚,低头不语。小蝶朝着白衣男子猛使眼色,那男子只好走上前来,施了一礼,说道,“在下林未寒,正和义妹小蝶同往应天府,楚姑娘如果不嫌弃,可与我们同行。”楚翘并不转身,淡淡说道,“我是个被官府追捕的人,与两位在一起多有不便。就此告别。”说罢,提起伤腿,往前迈了两步。小蝶早已上前,拉住她道,“楚姑娘不要误会,我和二哥都非怕事之人。”林未寒也已走上前来,看了楚翘一眼,见她满脸污泥,看不清楚五官肤色,但见她身材窈窕,言语有礼,神情淡定,应该是个大家出身之人,不禁疑道,“敢问楚姑娘为何被官府追捕,能否方便告之在下兄妹二人,我们也可为姑娘略尽绵力。”

楚翘缓缓转身,看了二人一眼,只见小蝶十七八岁的年纪,眉清目秀,身材略微高挑,圆脸大眼,肤色略暗,不施粉黛,落落大方,似乎是北方女子。而林未寒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唇红齿白,白衣如雪,竟比女子还要俊俏,似乎是个江南的男子。这两人均衣著光鲜,应是非富即贵之人。楚翘只看一眼,便略略低下眼角,说道,“我全家被人陷害坐牢,我只身逃出来,此去应天府投靠亲友,打算去告御状。”小蝶二人听得“告御状”三字,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楚翘迟疑片刻,略施一礼,转过身去。小蝶急忙拉住她,道,“妹妹不要急,我和二哥从燕……”林未寒咳嗽一声,打断小蝶的话道,“不错,我们兄妹从燕京过来,打算去应天府访友,反正同路,我们就送你到亲友家,路上好有个照应。”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小蝶已迫不及待地打了个“呼哨”,只见两匹汗血宝马已飞奔而来,在小蝶身边亲热地噌来噌去。

楚翘也没多加推辞,施了一礼后,在小蝶的搀扶下,坐上了马背,和小蝶同乘一骑。

打马赶了半天之后,已日近中午,慢慢接近一个小镇。小蝶见楚翘神情疲惫,且见她腿部伤口已经肿胀,便提议在镇上略作休息。三人在镇上的东升客栈订了二间房,小蝶又出外给楚翘买了一套湖蓝色水裙来,让楚翘在楼上房里梳洗一下。两人在楼下的客堂等候。

过不多时,只听得楼梯上有轻轻的脚步声传来,两人不经意地抬头看去,见一个绝色佳人,正缓缓下楼,只见她肤白如雪,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身蓝裙,眼如星月,眉如远黛,竟如仙子一般。两人一脸惊艳,还没回过神来,却见那女子已经立在他们面前,微微一笑道,“小蝶姐姐,没想到你买给我的衣服这样合身。”两人又是大吃一惊,原来这蓝衣佳人竟是那个满脸污泥,衣衫褴褛的楚翘。小蝶又惊又喜道,“原来楚翘这般好看,原来江南的女子这般好看,难怪公子爷一心想回京城……”林未寒本还沉浸在惊异中迷失,突然听得“公子爷”三字,马上苏醒过来,咳嗽一声,支开话题,道,“楚姑娘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了,不如我们先找一家饭馆……”小蝶也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拉住楚翘的手腕,连连说道,“是是是,我们快去找个清雅的所在。”

听得旁边客栈老板笑呵呵地热心地推荐道,“我们平安镇上最好的客栈是我的东升客栈,要说最好的饭馆,那便是镇西的雅客酒家。”

于是,三人一路找到了雅客酒家,进门后在里边靠窗的一张桌子上坐了下来。小蝶热情地点了几个南方菜,一边问楚翘,“妹妹是哪里人啊?”楚翘轻声道,“祖籍浙江海宁。”

旁边桌子边本有一个青衣男子在自斟自饮,听得“浙江海宁”这几字,眼光忽然朝这边扫过来,不时地打量他们三人。看到楚翘后,更加目不转睛了。小蝶也注意到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只见那青衣人微微一笑,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边喝边叹息道,“唉,可惜呀可惜,可惜了浙江海宁县。”小蝶忍不住了,冲他嚷道,“喂,你好不要脸,偷听人家讲话。再说海宁县有什么好可惜了?”

那青衣男子并不在意她的嚷嚷,接着说,“唉,海宁县住着一个大大的名臣宋濂宋老学士,可惜啊可惜。”小蝶越听越好奇,问道,“住着大大的名臣,又为什么可惜。”那青衣男子双眼一翻,说道,“你连这件大案都不知道,莫非是刚从关外牧马回来?”小蝶并没听出他的讥讽,好奇道,“究竟出了什么大案啊?”那青衣男子却不再答理她,一口喝掉了杯中酒,又继续给自己倒了一杯,道,“好酒好酒。”一边夹菜,一边摇头晃脑地喝酒,再也不开口说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