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春夜秋缠
第三十八章  伤可见骨
作者:修井 | 字数:50 字

拉着小妻子的手,因为伤口上撒了金疮药,那一瞬间的刺痛,让韩景恒咬紧了牙根,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胳膊上的红肉翻卷,被白色的金疮药给包裹毫无缝隙,芮若瑶哪敢不听?慌忙回道:“你放心,你夜闯茶庄的事情,我谁都不说,你先忍忍。”


被攥紧的手有些疼,但是可以忍住。


“好了没有?”尽管受伤的不是自己,芮若瑶还是觉得疼,毕竟,伤的也是她的夫婿不是?


此时的韩景恒,相较于刚来江州府的芮大人,还要凄惨上几分,毕竟,芮大人胳膊虽然吊着,也不过是胳膊脱臼之后做的一个假象。


韩景恒这个,就比较倒霉了,是真的流血露肉,险些深可见骨的伤口。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虽然没伤着骨头,也得好好注意着,伤好之前,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吧。”


被强行的按在床上,芮若瑶帮着韩景恒换掉了染血的被子和床单。


“韩原,你去将这身衣服烧了吧。”这种夜行衣,只要是见血了就不能留了,韩原知道规矩,点了点头卷着衣服去了厨房。


只有厨房的灶膛子才能将衣服烧得连灰都不剩。


韩景恒闹的动静大,晚上才从梁王府上回来的芮大人,直接进了女儿的院子,还将女儿从闺房里给轰了出去。


芮若瑶看着已经关紧了的房门,很是无语。


“秋水,你说我爹和韩景恒两个在预谋什么呢?怎么这事儿竟然不允许让我听见了?”


芮若瑶很是郁闷,以往她爹可是从来不会避讳她什么,这次,韩景恒受伤了,还偏将她给拒之门外。


连小姐都不知道的事情,秋水就更不知道了。


秋水见小姐忙活了许久,连口热水都没喝着,赶忙让冬至去厨房端来一碗银耳汤,热乎乎的喝下去,好歹也暖和一点儿。


“老爷做事谨慎,既然这事儿老爷只让姑爷一人去办,可见这事儿是多么机密,小姐就不要多想了,官场上的事儿,实在不好说。”


何止是不好说啊,这都已经进腊月了,梁王没走不说,还出了这么一桩子事儿。


梁王只在十月份的时候回了一趟京城,还是为的小世子,只不过梁王没有将小世子接到江州府来,反而让亲兵将小世子给送到了西北。


反观原本一只守在小郡主身边的梁王妃,倒是被梁王殿下给送到了京城,将小郡主给留在了身边。


十月回来,量忘记就像是要扎在江州府一般,明儿就是腊月初八了,梁王似是已经有了在江州府过年的打算。


“哼,有什么不好说的,我爹自打从梁王府回来之后,就不带着韩景恒做事了,现在触及恒受伤,肯定和梁王与关系。”


来自亲女儿的护短,芮若瑶直接省略了亲爹在其中产生的作用。


虽然这件事是梁王和芮大人两个共同合谋的,不过韩景恒受伤的账,芮若瑶全都算在了梁王身上。


也不知道芮大人和韩景恒说了什么,好一会热的功夫,才见芮大人打开房门。


芮若瑶像是一只夜鹰一般,飞快的冲到了亲爹面前,怀疑的盯着芮大人,“爹,你给女儿说实话,韩景恒去茶庄做什么?”


绿源茶庄就算是贪赃枉法,看家护院的奴才本事好,伤了韩景恒,也不会让他的胳膊伤成这般。


“没什么。”韩景恒否定,慢慢的躺了下去,他昨天一晚上没睡,又折腾了许久,现在天都要亮了。


“瑶儿,为夫先在你的房间休息休息,等睡醒了,再让丫鬟帮你换床单被罩,你也可以先去我的房间里歇息。”


将厚厚的被子盖在身上,才觉得冷飕飕的天,不那么冰冷。


芮若瑶虽然想要仔细问清韩韩景恒到底发生了什么,可面对一个病号,实在是不太好意思打破砂锅问到底,总归,这事儿有他爹谋划不是?


“行了,你赶紧睡吧,现在天冷,也不知道你这个胳膊什么时候能好。”


好好的人,出去一圈胳膊就挂了彩,实在是让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神神秘秘的,看叶知道做的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腊月初八一大早上,厨房就熬了腊八粥,芮若瑶吃了热乎乎的粥,一双直愣愣的眼睛,盯着亲爹。


芮大人被女儿盯着,像是没有发现女儿摄人的目光一般,神情自在的吃着碗里的腊八粥。


腊八粥熬得浓稠,里面的配料也足,一口下去,带着板栗大枣的豆子的软糯,实在是令人心情愉快。


连昨日韩景恒带着伤回来,芮大人偶读觉得不是那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个了。


待吃完,芮大人不等身后女儿的追喊声,嗖的跑了个没影,气的芮若瑶将手里的勺子丢在了碗里。


“娘,你看看爹!”受了委屈就要告状,这是芮若瑶很早以前就无师自通的本事。


这一次,韩夫人没有偏帮女儿,轻轻上调了眼皮,“男人的事儿女人不要插手,昨天韩景恒受了委屈,那也是为了公事,怨不得你父亲。”


好吧,芮若瑶也知道这事儿是真的怨不着亲爹,可是她不甘心。


憋闷着坐着吃腊八粥,心里却是想着要怎样安抚一下受伤的韩景恒。


只是她还没有想出来,就被亲娘给打发了出去。“咱们家吃腊八粥吃的早,这个是一早熬出来送给江家和苟家的,就劳烦瑶儿跑一趟了。”


看着眼前突然多出来的两个大食盒,芮若瑶懵了。


“娘,这两大桶的腊八粥,您就让女儿这样送过去?喂猪的咋着?”


她以为是食盒,可是拎在手上,这哪里是食盒?分明是装满了腊八粥的大桶,她一人险些都没有拎起来。


被女儿放肆不羁的话险些给噎住,韩夫人很是嫌弃的敲了敲女儿的脑袋。


“又胡说,咱们这算是礼尚往来,江家和苟家的腊八粥早就送了过来,难不成你也是只猪?”就没见过这么糟心的孩子。


芮若瑶扯了扯嘴角,邻里之间互相赠送腊八粥,是传统,她再怎么混不吝,也会将腊八粥送过去。


只是,既然这两家的已经送过来了,应该没让主子送吧?


“娘,要不您让清泉叔带着人送过去好了,女儿跑一趟,好像不太好。”


不说她拎着腊八粥会不会不雅观,单单是她一个正经的小姐,专门去给两位大人家送腊八粥,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啊。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芮家在攀着江家和苟家呢。


韩夫人也知道这样不好,可这不是顺道了吗?“早上江家和苟家的人说,他们两家的小姐约你一起去采购年货,正好你要去这两家,就将腊八粥一起带过去吧。”


还有这样省人力物力的?芮若瑶天养血突突的,很是窝火。


原本想要照顾韩景恒一整天得劲计划泡汤了,实在是太遗憾了。


更让她遗憾的是,今天出门的时候没有看黄历,才拎着两个食盒出去,就被一群乞丐给团团围住了。


也不知道是食盒里面的腊八粥味道太迷人了还是这群人早就有预谋,将她的马车给紧紧的围了起来。


“姑娘行行好,我们都好几天没有吃过惹烦了,您上我们点儿热饭吧。”


一位怀抱着小孩子的妇人,干涩的眼睛巴巴的盯着马匹,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芮若瑶掀着马车帘子,看着妇人身上脏污的厉害,怀里的小孩儿死死的拽着妇人的衣衫,瘦的只剩皮包骨了。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这群人没有一个青壮年,都是老幼妇弱,倒是不用担心被围攻受伤。


老妇人似是没有听清芮若瑶的话,扒着马车的车辕,深深的闻着香甜的味道,嘴巴不自觉的舔了舔嘴唇。


芮若瑶深知这般问,实在是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已经让秋水去外面买干净的碗去了,将马车帘子放了下来。


她也是不得已,被一群人眼巴巴的盯着,她就算心里承受能力再强,也有些不忍。


不忍便不看,虽然有掩耳盗铃的假象,可不代表自己的脑子不去想。“冬至,你去酒楼多买点包子馒头过来,要县城的,买来,就直接分给他们吧。”


“小姐,先等等奴婢再去,奴婢怕……”冬至怕什么,芮若瑶见冬至看着车外,顿时就明白了。


秋水没敢去杂货铺子,找了一个小酒楼,花了两倍的价钱,买了十多个瓷碗,还有好几个木头碗,是酒楼的厨子和帮工的碗。


没办法,酒楼只卖给她这些,多了是再也没有了。


好在,秋水是个周到的,还一起买了小咸菜一并让酒楼的小二给送了过来。


“大家排好队,小孩子在前面,一个个来,慢慢的,不着急。”


两桶粥根本就不够,即便是一人半碗,也很快就没了,只能垫了一个肚子的底儿,便再也没有了。


韩夫人也是头一次听说灾民的事儿,不免有些惊讶,“你爹被贬的时候,京城可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地方发灾了,怎么会有灾民?”


今年,还是风调雨顺的一年才对。


“连您也不知道?”芮若瑶有些惊讶,以往他们家的消息可是最及时的,有时候连圣上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芮家,是最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