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不止是我
第七节:小真,叫别人妈妈吧
作者:Lee木子 | 字数:4791 字

那年春节过后,张道菊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带着叶继伟外出检查如果确实有病就在外面边打工边给儿子治病,如果没病或者病治好了再回来。

也是,这些年来,外出打工正在渐渐形成趋势,叶小真的小舅舅张道义18岁成年之后就出去打工了,据说是在煤矿上挖煤,每年挣不了钱,过年回家的时候穿的风风光光的,出手也阔绰的很,别人抽1块钱2块钱的红梅,他抽的烟当地人都没见过,据说是5块钱往上的。

同村的叶芬的同学爸妈双双出去打工,父亲在煤矿上挖煤母亲在煤矿煮饭,一年挣的钱都抵得上在山里辛辛苦苦两年的收成了。叶芬每次回家都要说一说她的羡慕之情,说那个同学穿的衣服有多漂亮扎的头绳儿颜色有多亮,还说他们家准备要盖楼房了。

张道菊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恰好,同村的一个亲戚去年到沿海那边赚到了钱,她们工厂还差人,在流水线工作,不费三斤力气,只是些手上的活儿。一天工作8个小时,加班的话另外加工资,工厂包吃住。张道菊越听越心动,倒不是眼红这点钱,只是沿海那边医疗条件好,医院大,如果再顺便能有这么好的工资待遇,肯定十分向往。

想这些的时候她不是没有考虑自己年幼的几个孩子,叶芬才读小学二年级,叶芳刚进小学门,叶小真还差一年才能进学校门。虽然学校考虑到农村的家距离学校一般都较远,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寄宿,但是周六周日放假了总要回家的,她们的衣服要人洗,饭要人做,下星期该带过去的干粮也是个问题。要是孩子都上学了,一周只回来一次只要姥姥忙一天,也还好些,但是叶小真还要一年才能上学呢,鬼使神差的张道菊想到了一个主意,一个无比罪恶的主意。

张道菊也不想的,但是恶魔把她逼到了黑暗的墙角,她缩成一团无助的哭,恶魔丝毫不同情,得意的大笑,放肆的恶毒嘲讽,白光从背后打过来,恶魔的身影更加高大,黑影笼罩在张道菊的身上胳膊上脸上,很快盖住了全身,没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她只有这么做。

一个阴暗的早晨,天蒙蒙亮,张道菊蹑手蹑脚的起床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叶小真穿上厚厚的衣服棉裤,最后又裹上了小被子,把脸上盖上毛巾,然后急匆匆的冲出去了。她一夜没闭眼,反复思考这个艰难的决定,最后还是狠心的一咬牙,满脸泪水的自言自语道,不要怪当妈的狠心,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啊。她要把叶小真送给别人。

不要别人的任何钱,只想要人家好好照顾叶小真,只想要叶小真过的好。送养的人家是提前半个月就选好了,那家人性格都还不错宽厚老实经济条件也还好,只是女人怎么也生不出一个娃儿来。

张道菊到达了约定的地点,那户人家都来了,她掀开盖在脸上的毛巾,认认真真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不住的喃喃的说着话,不要怪妈,跟着人家好好过,早点把我忘记,是我没用,是我对不起你,不要恨妈,妈是爱你的,但是我真的没路了啊听的那家人也都纷纷掉下泪来,不住的安慰张道菊,叫她放心,会照顾好小真的,不会叫她受委屈的。

那家人要给张道菊钱,张道菊不要,不断的说我不是卖女儿,我是没办法了拜托你们照顾的,我要是收钱了,还算个人吗?那家人都很是理解这个天底下最苦命最无奈的母亲,也就收回了钱。接过来抱着小真,夸赞了半天,说小脸儿红嘟嘟的真可爱,眼睛大大的,以后一定很漂亮之类的话,说的张道菊又掉下泪来。她们对叶小真都很是喜爱,纷纷抢着要抱她。张道菊尽可能的交代了些日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叶小真的喜好,那家人也是听得仔仔细细。

天大亮太阳都要出来的时候,张道菊才狠下心来转身离开了。

她自然又是一路掉着泪回去的。

回到家叶芬和叶芳刚醒来,正在自己穿衣服,看见妈妈回来,都齐声的问小妹去哪儿了,张道菊强颜欢笑说去大姨妈家玩去了。但是吃饭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多抽一双筷子,添饭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得多剩一碗饭,也会不自觉得喊叶小真,叶字刚出声便噎住了。叶芬在锅里找到一块豆丁,夹起来对张道菊说,小妹最喜欢吃这样的肉了。张道菊暴跳如雷的吼道,快吃饭,干饭还堵不住你们的嘴啊。吓得几个孩子哆哆嗦嗦的连忙几口把饭吃完,就下了桌子。

屋子也就那么小,张道菊走到哪儿都能看见叶小真的物件儿,糊的都是泥巴的小鞋子,从山上捡回来的松果,她的粉红的小沙包,她的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她的面貌,她的一举一动,她叫妈妈时的奶声奶气。张道菊找来一个大纸盒子,开始把叶小真的东西都丢进去,把她糊的都是泥巴的小鞋子,从山上捡回来的松果,她的粉红的小沙包,全都丢进去。

可是这些东西永远丢不完,还有小真的头绳儿,小真捡的树根玩具,还有很多。就算这些也都一一收进去了,但是她的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她的面貌,她的一举一动,她叫妈妈时的奶声奶气怎么装进去,那些早都深植于张道菊的心中,深植于骨髓,深植于血液,深植于每一个细胞的最深处。

慈祥的怜爱的张道菊还是无奈,那天晚上她又是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安顿好几个孩子,让她们去姥姥家玩之后,便背着叶继伟赶到那家去了,她要抱回自己的孩子,她终究还是舍不得。

赔了一万个对不起道了一万次的不是,向那家人,向叶小真,她又把小真抱回来了。看见小真重新又露出了笑容,张道菊带着泪笑了,笑得很开心。

送走小真的事直到叶小真长大了成年了,张道菊才跟她第一次说过,和别人是从来都没有讲过的。小真是回来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别人家还有奶奶爷爷照顾父母出去打工还有一丝丝的可能,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早都去世了。姥爷也是很早就去世了的,连张道菊自己都不记得孩子姥爷的长相了。姥姥年纪有些大了,是跟着大儿子张道忠过的,张道忠刚当选为村委书记,工作很忙回来的少些了。家里没个男人,平时挑水砍柴劈柴的活老人都只是勉强才能做一部分。作为嫁出去的姑娘把孩子给老人抚养总是极不好的,是要遭到别人说闲话的。

可转眼看着小儿子,她就是想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给自己一个安心,其实这样想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觉,她心里隐约的感觉,恐怕没有旁人说的那般简单轻松。眼看着几个孩子越来越大,都要上学读书了,虽然书学费减免了不少,但三个孩子同时上学仍旧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特别是这些负担都压在她一个女人的肩上。她不同于一般的农村妇女,以前自己没读过几句书现在简单的识字算账都不会,丢进了人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她总是越来越觉得读书是有用的,不管男孩女孩,知识改变命运,大山里的孩子要想走出去只有读书一条路。她就是拼死拼活也要尽量让孩子多读几句书,免得以后她们进入社会了像自己这般困难。张道菊也想出去闯闯,试一试,看能不能挣到钱,在家里的那几亩地就是种的再好,也养活不了这么多张嘴。她其实已经从心理开始做起了准备,准备接受接下来的种种苦难,不管是什么样的。

她只好厚着脸皮找到了孩子的姥姥,说明了来意,没想到老人很开明,很乐意带这几个孩子,说现在自己一个人在家有几个小娃子当伴挺好的,每天听他们吵吵闹闹也不会过的那么苦闷。张道菊又去征求了大哥张道忠的同意,要说能当上村委书记的人思想境界果真与一般人不一样,要是搁在别人身上肯定是不干的。虽说孩子是由她姥姥照顾,但是她姥姥是要张道忠抚养的,顺而推之实际就是由张道忠照顾的。作为亲大哥很疼爱自己唯一的小妹妹,这些年过的苦受的难他不是没看见,现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既然小妹都开口说了肯定她心里是想好了的,当然是能帮一把是一把了。

张道菊和她姥姥及大哥张道忠讲好了,每月按时寄钱回来给孩子当学费和生活费,还说要多寄一些回来给老人当做孝敬也好报酬也好,但老人死活不肯接受,义正言辞的说,我要是照顾他们几个崽是图你这点钱,我就不照顾了。你孝敬我,每年有空的时候回来看看我们就行了,你是出去打工赚钱还要给小儿子治病的,不是去捡钱的,就算是捡钱的,掉在地上你不是还要弯腰吗,带个小孩子吃喝拉撒睡都要管,能顾着自己就不错了,我虽然是个老太太从来没出过门,但可以想象你在外面也肯定不容易。

张道菊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些,自己作为一个中年妇女没有文化没有任何技术,哪能挣到轻松的钱,但起码心要往这方面想话要往这方面说。带着一个有病的孩子,指不定还得饿死在外面呢。但是没有任何办法,她只有堵一把。

走之前,张道菊给几个孩子各买了一身新衣裳,连哄带骗说明了妈妈要出门让她们听姥姥和大舅舅的话,妈妈出去赚钱给她们买更漂亮的衣服和更甜的糖。几个孩子虽然不太明白真正的含义,但是妈妈要走了可能好久不会回来,都伤心的哭了,劝了好一会儿才停止了哭泣。她把田都交代给了附近的亲朋好友种着,把山交代给别人帮忙照看着,把家里的粮食都背到孩子姥姥家,她得做好几手准备,在外面做的不好了,回来起码山田还没有荒废,还能接着做农民起码不至于饿死。

张道菊辗转了几个夜晚想象自己还有没有遗漏什么没有安排好的,想象自己出去之后第一步应该怎样第二步应该怎样,她把给她介绍工作的全家人请到家里认认真真的招待了一顿,张道忠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别人好好照顾自己的小妹。对于张道菊家里的这些事情,同村的人都是知道,都还捐过钱的,说道动情处一圆桌的人竟都要掉下泪来了。

此时的张道菊完全还没有意识到此行将完全改变自己以后人生轨迹,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更不知道留守儿童这个词的沉重含义。不管对于她本人外出打工,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全村甚至全中国都是头一遭遇见的,都是未曾经历的。

那是95年正月18号,一个好日子,天气也还好,天蒙蒙亮张道菊起身匆匆收拾好便出门了,她生怕孩子醒了又要闹误了班车可就不好了。她把行李放在门口,回转身去到卧房一个一个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自己的孩子,她们都睡得很熟,张张小脸粉红,叶小真还含着自己的手指头在砸吧砸吧吃的正香。她一一摸了摸她们的额头或者面颊,给她们好好的盖上了被子,留恋不舍的拎着行李背着叶继伟出门去了,往依然的深色走去,往会和的地方走去,往心中的希望走去。

姥姥也早早下来守在床边,孩子醒来看不见妈妈自然大哭了一阵子,好容易给她们穿戴好,打发他们朝小学走去。叶小真随着姥姥一起筛豆子煮稀饭,给姥姥添柴烧火,下午快放学的时候随奶奶一起站在大山垭子的拐角等着两个姐姐的放学归来。

日子总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

山里的日子没有那么多稀奇繁复的花样,太阳每天从对面的山头升起来从屋后的山洼落下去。先是桃花开了,一团一簇的像飘落在山涧的云,给这黑白基调的山村带来了一丝鲜艳;然后是梨树,野李树漫山遍野的连着像给山头穿上了一件件雪纱,只在山顶的像是一顶毛茸茸的白帽,只在山腰的更像是给山戴了一条围巾,顿时小山村便变得漂亮起来了;樱桃树也不甘示弱,大片的艳丽着,张扬的花朵吸引着各种昆虫来采蜜;春风吹的柔了,抚绿了树梢的叶芽,唤醒了山坡的草,各种野花也都纷纷展露出美丽来。尤其是深山涧谷中的兰花香气清雅迷人惹得孩子不顾危险跑去采摘,然后插在水杯里,能熏香一整个大房间。

这番热闹的景象各种动物更是亟不可待的出来围观了,各种鸟类扑腾的翅膀从这儿飞到那儿,野兔、松鼠、果子狸、黄鼠狼、野猪、成群的猴子等等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等待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白天黑夜的到处觅食,仿佛永远吃不饱一般。

野猪总是翻拱出农民刚种好的土豆,野鸡总是刨出新撒的玉米种子,也颇让人们头疼。叶小真还听姥姥讲,以前秋收玉米的时候还发生过人和猴子大战的场面。说是猴子熟悉这一带的村民,不惧怕他们了,见到人只是躲并不吓的逃之夭夭,村民追到这边赶走猴子,猴子从那头跳下来偷食,于是村民拿起石头打猴子,猴子也拿着手里的玉米棒子回敬。每次姥姥讲起那个场面总是笑得合不拢嘴,露出成年人少有的开怀大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田被退耕还林,还有些有钱人搬到了外面,人也越来越少了,野生动物活动的范围大大增加。人猴大战的场面叶小真没有见过,但是成群的猴子在夜幕时回荡在山谷间的叫声她是听到过的,她还看见别人抓了一窝小果子狸回来喂养着呢。

关于母亲和弟弟的情况,姥姥很少和她讲,或者讲了4岁多的孩子能知道什么能记住什么。无知无畏的童年没有严厉的长辈教导只有慈祥疼爱她的姥姥,让叶小真在以后艰难的岁月里总是夜夜做梦梦见。